2)第275章 短线投机者_重生之神级操盘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车,就是第一家到美利坚上市的华夏企业。

  后面青岛啤酒,东海石化,等等国企都开始陆续出海。

  当时,证监会刚成立,趁着国企改制上市加快推进的东风,批准了一批大企业在海外上市。

  此后,各种基础设施,公共事业领域的大型国企,也纷纷开始在美利坚上市,收获了美利坚乃至全球资本的关注。

  其中就有大家耳熟能详的中石油。

  但真正打响“中概股”名号的,还要属华夏的互联网企业。

  在2000年前后,华夏的互联网公司蓄势待发。

  但互联网大家都知道,这个行业的特点,就是空有流量,前期很难盈利,甚至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资金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尤为重要。

  融资就像是两军抢占山头,谁先爬上去,谁就可以架起机枪横扫对方。

  但当新浪公司找到银行,想要借钱的时候,银行上来就问:有什么可以抵押的吗?

  显然没有。

  作为一个新闻门户网站,银行并不认可你的用户数量/流量,它们更倾向于具有实体价值的物品,抵押贷款。

  这怎么办?找风投吗?

  这个时候的华夏,从事风险投资的机构并不多,胆子也远不如国外的资本机构。

  去上市?

  他们根本就不符合A股的上市要求。

  因为想要在A股上市,公司必须连续三年盈利。

  就在这个时候,1999年,纽约证券交易所降低了上市门槛,允许未盈利的企业上市。

  这就导致华夏很多互联网企业选择赴美上市。

  2000年,4月,新浪成功在美利坚纳斯达克上市,当时的纳斯达克正处于巨大的震荡之中,英特尔、微软等互联网公司的股价一跌再跌,市值近乎腰斩。

  然而,这只来自华夏的股票却一路冲高,一度上涨到了50美元一股!

  华夏互联网企业走出去的大门,一下子就打开了。

  很快,网易、搜狐也相继在美利坚上市,华夏三大门户网站,在美利坚资本市场齐聚。

  纽约时代广场的那块大屏广告,不断被华夏企业占据,就连广告投放的价格,也都翻了几倍。

  只不过,此时不知为何,这些中概股都在不断的下跌,而且成交量有持续放大的趋势。

  有交易经验的人都知道,这是盘内资金正在出逃的迹象。

  “Shit!”

  其中一名持有网易股票的投资者,面对即将到来的大跌破口大骂,当即就想割肉出逃。

  而就在这时,陈伟东他们一行人恰好走了过来。

  只是看了一眼K线图的走势,陈伟东便说道:“嗨,我想你可以趁现在大跌的时候,再多买一些筹码。”

  自重生以来,陈伟东的脑子里除了一些原本的记忆以外,对于趋势操作也越发的敏感。

  平时大脑没有运转起来的时候,还不觉得有什么,但只要一看到K线图,他就能很快做出精准的判断。

  现在是2001年,9月。

  互联网泡沫危机已经渐渐离去,纳斯达克指数跌的已经差不多了。

  有很多股票,譬如微软、IBM这些互联网公司的股票,已经开始震荡筑底,按理来说已经没有多少下跌空间了。

  但今天网易公司的股票,却一反常态的跳水,狂跌不止。

  很多购买了网易公司股票的投资者,都被吓的不知所措,以为是这家公司的业务或者财务出了什么异常状况,纷纷选择割肉离场。

  “咦,你们又是谁?”

  顶着咖色头发的年轻男子,本来购买了华夏公司的股票损失惨重,心里就已经憋了一肚子的火。

  现在转身,又看到几位黄皮肤的人站在他身后,顿时脸色也变得有些凶恶。

  请收藏:https://m.jtmt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