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4章 商业化航天_重生之神级操盘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常深远的代表意义”

  陈伟东则微微低头,在和赵工进行小声探讨。

  火箭发动机属于公司自主研发设计,卫星产品也是几个部门协同,由机械实验室生产组装的。

  可以说,从一开始,他们没有想过依靠航天部门的帮助。

  为的,就是避免以后许多不必要的影响。

  接下来的几天,计算机实验室的研究员,都在不断对这次的火箭发射进行模拟。

  各项数据不断被输入,重新运算。

  陈伟东也多次和基地的科研人员进行交流,对于火箭的设计,功能、结构等等,都进行了细致的询问,还记了很多笔记。

  五号,卫星要开始进行安装前的最后检测。

  这个玩意太精密了,一个小部件的错焊、漏焊,都有可能造成卫星失去效能。

  因此,在地面上的检测工作,极其重要。

  就像美利坚的休斯公司,就有过很多经典的发射失败的案例。

  曾经知名度很高的“亚洲一号”,就是因为一个电器元件,在太阳射线下损坏,造成整个入轨过程,不能进行,从而导致失败。

  无穷大公司的技术人员,开始有条不紊的对卫星进行最后的检测工作,各种检测仪器,在地上摆了一大堆,就是想要过路,都不方便。

  陈伟东等人就在相隔十米处,看着里面忙碌的技术人员。

  卫星的真面目,终于出现在大家的面前。

  这是一个正圆柱物体,接近两米的表面上,贴满了反光发亮的太阳能光片,用于接收太阳能,将其转化为卫星仪器运行所需要的能量。

  在地面上看,卫星有一种矮胖,臃肿的感觉。

  顶部的雷达天线,现在还处于收缩状态,外面无法看到,要等到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后,才会将雷达探出,伸展开来。

  二零零五年,四月七日。

  天气晴朗。

  为了减少大气漂浮物,提高成功率,发射计划被安排在夜间进行。

  尽管这个时候,整个基地已经完全戒严,不允许任何人出入,但外界仍然有许多群众,通过网络知道了无穷大公司,将在今晚,进行第一次火箭发射。

  前海湾的沿岸,已经挤满了大量群众,准备亲眼目睹这一刻的到来。

  市政部门对此并没有进行阻止,更没有收取门票,甚至还安排了工作人员,负责维持现场的秩序。

  对于这次的发射,华夏国内许多航天领域的专家,其实并不看好。

  他们认为,无穷大公司虽然在电子工业、机械自动化、精密仪器制造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在航天工业,空间技术等方面,都还非常薄弱。

  哪怕早年确实有一些隶属航天所的研究人员,放弃编制,加入无穷大公司。

  但没有大量的配套设施,军工单位配合。

  想要搞出大气层外的飞行器,并且成功发射,不太现实。

  最终结果,顶多就是大号又昂贵的

  请收藏:https://m.jtmt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