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二章 掌门秘册_我在聊斋证长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露出一丝疲色,自嘲道,“还有什么好不满的,至少现在还活着,而且还获得了别人梦寐以求的神通,做人莫贪心呐。”

  夜色渐浓,下了一天的大雨丝毫未歇,反而有愈加剧烈的趋势。

  这种暴雨天实在赶不了路,袁玉堂找到了一处干燥的洞穴,铺好御寒的干草,将同样受创颇重的赤兔安置好后,便升起一堆篝火,就着火光,开始检查邋遢老道遗留的行囊。

  行囊破烂不堪,也不知跟随邋遢老道走过多少山水林涧。

  如今行囊还在,只是主人却已撒手人寰。

  打开盖子,里面除一件酸臭的换洗道袍外,还有熟悉的大烟枪。

  昨夜一战,邋遢老道的酒葫芦貌似损毁了,袁玉堂找遍废墟也没找到。

  仔细翻找,袁玉堂发现行囊底部还有一本陈旧的侧封硬皮黄色册子,里面还夹着一张起浆的纸张。

  拿出黄色册子,袁玉堂先看纸张,赫然是一张官府颁发的正规度牒,上面所属名字正是老道鱼机子。

  避免睹物思人,袁玉堂小心地把度牒贴身收好,然后翻阅起黄色册子。

  【吾本为弃徒,今生无望再入门墙,无奈另立山门,盼后辈弟子谨记,本门与三茅一脉相承,若日后有所矛盾,务必要戒骄戒躁,退让三分……】

  看着祖师爷亲笔写下的序言,袁玉堂若有所思,旋即继续往后翻阅。

  黄色册子不厚,大概一百来页,每隔数页字迹便迥然不同,明显是出自不同之人的手笔,共同撰写成册。

  看着最后几页上落款的名字,袁玉堂莫名感到眼眶有些湿润。

  又是鱼机子。

  重重地吐出一口浊气,袁玉堂放下册子,走到山洞边缘,望着外界的滂沱,久久不语。

  那本黄色册子,正是邋遢老道曾经说过的掌门秘册,上面记载了祝山宗开山以后近三百年间,各代掌门的游历见闻与修行界的重大事件,包括神洲内外山川河流、地脉走向、各地民俗、妖魔鬼怪等诸多内容。

  在袁玉堂的理解中,简直可以当成是大夏皇朝简易版的百科全书,正好帮他融入这个时代。

  根据书册记载,祖师爷似乎是出身于当今玄门正宗的三茅派,后因为某些原因,被废去修为,逐出师门。

  具体原因书中没有记载,而且如今祝山宗人丁凋敝,袁玉堂就算想追问也办不到,何况他对陈年旧事的糊涂账也没兴趣,所以可以掀过。

  祖师爷似乎天资超群,被废去修为后并没有自暴自弃,后来从头开始,另辟途径重修法门,竟然还真被他修成不俗的修为,另立山头,开宗立派。

  书册所言,祝山宗最鼎盛时门徒近千,势力如日中天,直逼最顶级的五山七派。

  可惜后来又因为卷入皇室叛乱,底蕴遭到重创,从此一蹶不振,彻底失去晋升顶级宗门的机缘。

  直到传承至邋遢老道时

  请收藏:https://m.jtmt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