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五十九章寒门上位_龙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底子,压根儿就不如寒门读书人,甚至李东山连字都没有认全,许多字他根本就不认识。

  第二轮考诗词歌赋的时候,李东山整个人都懵了,韵律措辞平仄,他是一窍不通,情急之下,李东山就将老家的一首山水谣写在了考卷上。

  “山上的水向下流,向东流,向西流。”

  “南山的人吃山上的水,东山的人吃山上的水,西山的人也吃山上水。”

  “苦的苦,甜的甜。”

  “山下的水灌庄稼,向东灌,向西灌。”

  “先灌稻子,后灌玉米,再灌高粱,人人都吃山上水。”

  “愚的愚,贤的贤。”

  当将这一首山水谣写在考卷之上后,文东山心里已经做好了以后好好种地的准备,连他都没有想到,竟然通过邻二考,进入第三考。

  何为心中光义,李东山也没有霍央那么潇洒,寥寥数十字就交卷了,而是婆婆妈妈的写了一大堆,既有民以食为,以及水至清该如何有鱼等等。

  做梦都没有想到,现如今一步登,成为了浩州刺史。

  山沟沟里,真的是走出来了一个大人物。

  阳州刺史名曰谢云,也是三大刺史中最年轻的一人,如今才二十六岁,乃外乡人,起来和刘均刘氏家族还是老乡,都出自于孔雀州,只不过这两位老乡在孔雀州的时候,并无任何交集,谁也不认识谁。

  谢云家境殷实,虽不是世家,但也在高兹王照两人之上,自幼读书习武,是否满腹经纶还有待考验,但至少已经有了二境巅峰的气象,极有可能会在七月十五之前,成功进入三境。

  其人也是一表人才,长身玉立,面如冠玉,流露出谦谦君子之风。

  谢氏家族,起来是一个家族,但与豪门世家比较起来,实力又相差甚远,属介于豪门与寒门之间的家族。

  篝火照亮了整个夜晚,世家大族们都还没有散场,因为楚南还未回来。

  今日之官场格局,有些让人意想不到。

  三大刺史,其中两人是彻彻底底的贫苦人家,而那谢云,也能算是半个寒门。

  一州三郡,两个郡守都出自于豪门,只有一个郡守出自于寒门。

  这都是霍央与聂云两人根据才能大考核名次决定出来的人选。

  真的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在于,帝州刺史大位,落在了安成的身上,在此之前,人们都会下意识的想到让豪门之子担任帝州刺史大位。

  豪门之子,无论是才能之大,人脉之宽广,都绝非安成这样的寒门子弟可比。

  也只有豪门之子担任帝州刺史大位,可上下融洽,左右兼顾。

  阳州与浩州的刺史,若无重大的事宜,是很难面见楚王殿下的,唯独帝州刺史,稍微有点较大的事情,都可直接面见楚王。

  大体上来看,寒门与世家的官场格局很均衡,可细细推算起来,也没有那么均衡,更多还是倾向于寒门更多一些。

  当然了,对于陈家,刘家,马家这些门阀而言,他们门庭之中有大量的人才,家中是否有人在中教境内掌握实权,他们根本就不在乎,这属于世俗之事。

  门庭中不能早日出现化神境的强者,这才是他们在意的根本。

  远处,楚南划破夜空,翩然而至。

  众人见状,尽数微鞠躬。

  霍央将早已准备好的公文双手呈上道:“殿下,大官员的任命已经落实,请殿下过目。”

  这是第一次楚南和霍央近距离相处,虽身材单薄了一些,也无那么多的英武豪迈之气,但看着顺眼。

  眉宇之间,不卑不亢,双手递上公文时,也并未颤抖。

  面见大人物,有这般为人处世,对于寒门之子而言,算是颇为不易了。

  楚南接过公文,继而环顾四野,沉声道:“诸位今日已经入仕了,而今二十万户数,可能连外界的一个郡都不如,但这并不影响,你们已然成为中教的官员。”

  “这里没有一座高楼,没有酒楼客栈,更没有让人眼花缭乱的姑娘。”

  “你们是官员,以后将会拥有很大的威严。”

  “但现在,你们还无法过上锦衣玉带,衣冠禽兽的生活。”

  “虽艰苦的日子不会太长,但接下来数月,你们必当殚精竭虑,全力以赴这浩大的工程,诸位,我们共勉之。”

  请收藏:https://m.jtmt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