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九十九章 陛下去哪里了?_史上第一无道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根更加站不住了,这倭寇最不是东西了,当年壬辰倭乱可是把朝鲜君臣打得狼狈不已啊,这可是不共戴天之仇啊,如果大明将日本收为亲藩,那么朝鲜怎么办?这大明第一藩国的地方恐怕保不住了吧?

  居然不让俺们朝鲜做大明的天字第一号狗腿子了,真是岂有此理!

  可是他哪里知道,朱大昏君早就对发生在神庙朝的壬辰之战心怀不满,将这场战争归于大明走向衰败的最根本原因,否则即便是大明亡了,那也是汉人英雄换江山而已,哪里会有通古斯野猪入主华夏的机会?

  没有通古斯入主过的华夏,还会有那么多心理病态和遗传病态的包衣奴才嘛?

  同时发生在神庙朝的壬辰倭乱之战,则成为了大明消耗辽镇军阀势力的一次机会,在此的前一年,李成梁就因为朝堂君子言官的弹劾而去职,虽然李如松、李如柏等兄弟与李成梁带出来的一批宿将依旧得到了重用,但是失去了李成梁这个总兵官的辽镇,却在财务上打了无数个对折。

  随后十年内八次跟换辽镇主帅,平均一任也就是一年的时间;根本就承担不了一方军事重镇的责任,更加比不了李成梁......

  而在壬辰倭乱开始后,失去经济基础的辽镇则在李成梁之子李如松的勉强带领下,以极大的热情加入到了这场注定让辽镇亏得血本无归的战争中去。

  本以为可以速胜的援朝之战,却打了足足六年之久,丰成秀吉的带领的刚刚从战国乱世出来的倭寇军的实力却大大出乎了辽镇的预期,所以很快这场战争就让李成梁之前好不容易积攒的家丁损失惨重。

  另外万历二十六年四月,又再一次与蒙古土蛮部(察哈尔部)发生了战争,这次居然连总兵官李如松因为之前的战争中其李氏家丁损失过大而阵亡。

  要不然碧蹄馆之战中如果有3000李氏家丁,数万土蛮部的游牧骑兵压根就不够他们塞牙缝的,又怎么会连总兵官都战死呢?

  最后,李成梁第二次出任辽镇总兵官的时候,也无心再奋发图强,只能维持一个表面的和平......再加上朝廷并没有第一时间向西麻(麻贵)东李为首的北方军阀放权提供军械物资,导致了辽东一连串的破城丢地......

  这就是朱大昏君给周皇后和孝子朱慈烺、朱慈煊等哥几个讲解的壬辰之乱引发的后果,如果当时,朝廷诸公不弹劾李成梁,大明军队又可以在朝鲜就地取粮,甚至将朝鲜封给神庙的某个皇子,再让辽镇出一部分军队辅佐这个皇子,辽东怎么会败落成那样?

  有了这样的先例和好处,辽镇包括总兵官李成梁在内的军阀们怕是恨不得将那些辽东老林子里的野人们一个个砍了喂狗吧?

  而且还是轻而易举的,因为通古斯野猪皮起兵造主子反的时候才十三副盔甲,可想而知当时他们多弱鸡?

  可是赵左根不知道这些,哭泣的声音和鼻涕抽噎的声音让大明文官们顿生怜悯,可是堂上端坐的周皇后却没有一丝反映,好半晌才假惺惺地道:

  “这样吧,赵卿,本宫先内阁派快船去禀报大明天子,只要天子应允,到时候天兵一到,朝鲜叛匪自可灰飞烟灭,你却下去好好休息......”

  请收藏:https://m.jtmt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