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3章 昔日昆仑魂何在 今朝嵩岳客自来(下_兰若蝉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3章昔日昆仑魂何在今朝嵩岳客自来(下)

  歌的词曲众人都不陌生,正是圣臣入城时自己哼唱的那首小曲。

  圣臣听到家乡歌曲,表情顿时肃然,不再咄咄逼人。

  而姚思夏一曲唱罢,忽然问道,

  “你知道这首歌歌词的意思吗?”

  圣臣唯唯诺诺不敢答,推脱半晌,只说老辈曾经讲,他们的族群是从遥远的北方迁徙而来,那里的风物如天堂一样。

  今日他进入虎牢,见城郭雄伟,若有所感,便随口吟唱了起来。

  虎牢这小小关隘,有何雄伟之说?

  看来使团自天竺急急赶来,确实不曾在大城市中停留,

  若是让他们看到洛阳风物,那又该如何震撼?

  事实上他们能在无遮大会开幕半月内赶到,完全是一个巧合。

  使团从五尺古道艰难跋涉入蜀,本是奉幼日王的派遣来向传说中笃信佛教且实力强大的魏国借兵的,

  结果正好碰上元颐派出的快马探子入四川招聘通译和西域僧。

  那探马知道他们来自天竺,欲使大魏,如获至宝,

  急忙雇了一个车队,日夜不休,将师团送入虎牢以襄盛世。

  路上他们才听同行的通译说起魏王举办无遮大会的事情,

  作为佛教信徒,天竺使臣,他们自然愿意为魏王锦上添花,届时再有所求也更易开口。

  车队换马不打尖,这一路上还真没有好好浏览过中原风物,所以见到这虎牢关,便以为到了大魏国都,竟然感动落泪。

  姚思夏虽然对此颇感无语,但在这种外交场合,他还是很知注意分寸,并不点破,只是耐心的讲解起歌词的意思。

  “鄙人听说圣使出自阿诗波的部落,风土人物与中天竺似乎略有分别,

  却与南海诸国更相近些。

  不知是否果真如此?”

  圣臣听闻莘渡诸族之事,心中思绪翻涌,一时不知如何言语。

  而陶弘景又在这时起身凑了过来。

  他示意姚思夏帮忙翻译,然后面目和善,徐徐开声,

  “贫道陶弘景,乃是当今中土道宗宗主。

  关于尊史所提李氏化胡一说,倒还有些发言权。

  不知阁下愿听否?”

  圣臣刚刚被姚思夏灌输完莘渡昆仑的理论,陶弘景便过来补刀,

  听清原委,他立即摇了摇头。

  陶弘景见对方摇头,知道这个话题太过敏感,既然对方不喜,便准备作罢。

  哪知姚思夏却告诉他,圣使这是在表示同意。

  陶弘景微微一愣,不过他惯见风浪,那诧异的表情在他脸上停留不过一个刹那,便即消融。

  他又恢复了方才那副云淡风轻的态度,娓娓道来,

  “赢姓李氏本出西域。

  李域之国,今名于阗,这本是上古之事。

  因此李氏化胡,乃是溯古,并非奇谈。

  所谓《老子化胡》十卷经文,玄都以外,散佚大半。

  其真正的核心只是为了阐述一个观点,

  华夏居昆

  请收藏:https://m.jtmt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