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八章 生产一辆汽车,并不容易_梦幻工业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秦和伊万博士用了一周多的时间,才将整个生产线调校完成。

  又用了一周时间,首个新能源车的底盘才正式下线。

  然而,这只是车辆制造中最简单的一部分。

  工业制造领域,往往越小越精细,难度才最大。

  一架大客机的机体制造起来很容易,而一台航空发动机,却没几个国家能够独立制造。

  这也是航空发动机被称作工业之花的原因。

  因为发动机内每一颗螺丝要拧几圈,每一次要用多大的扭矩,这些都是有严格的要求的。

  一架几十吨重的飞机,甚至有可能因为一颗螺丝少拧了半圈,最后导致在半空中解体的后果。

  为什么阿三这个国家的飞机经常从天上掉下来,这和他们孱弱的工业体系有直接的关系。

  新能源汽车电动机的制造难度虽然比不上航空发动机,不过难度也不低。

  至少现在的梦幻汽车制造厂尝试了半个多月,还没有成功制造出一台合格的发动机。

  为了不耽误样车的测试进度,苏秦不得已利用京城的AI智能机床,用3D打印的方式打造了几台测试用的样品发动机。

  但这肯定不是长久之计,梦幻汽车制造厂一天不能打造出合格的电动机,新能源汽车的上市就一直会遥遥无期。

  苏秦对此也没有半点办法。

  尽管有完善的工艺图纸,一款新发动机也不是轻易就能制造出来的。

  在累积起足够的制造经验以前,新发动机的坏品率将会一直保持一个很高的水准。

  直到整个流水线上的所有工人水平都提升到一个高度之后,才能逐渐制造出越来越多的合格品。

  工业制造就是这样的,没法取巧,也没法钻空子。

  必须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夯实基础,必须提高整体的工业水平。

  为什么有些商品明明畅销全球,能够制造它的国家却寥寥无几,想要山寨也不行?

  因为哪怕是山寨制造,也需要深厚的工业底蕴。

  这就是为什么后世欧美各国实施多年去工业化之后,制造能力会出现大幅度滑坡的原因。

  没有了经验丰富的制造工人,就不可能保持高水准的工业水平。

  对于新能源汽车电动机的制造难度,苏秦承认自己之前有些过于乐观了。

  他已经着手让沈博士对首款电动机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

  降低制造难度,降低机械复杂程度,哪怕牺牲电动机性能也行。

  356时速的电动机本来就是中看不中用的样子货,没有哪个国家的道路可以支持这种速度的汽车在路上行驶。

  不用356公里,哪怕156公里/每小时,也能保证新能源汽车在道路行驶上占据一席之地了。

  这款356时速的发动机可以当做噱头,负责对外宣传。

  但真要量产的话,还是制造难度低,制造成本低,行驶速度低的三低版本,更适合搭

  请收藏:https://m.jtmt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