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1章 忽悠瘸了:中_超级电子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内燃机直接过度到电动、混动。”既然都说到这儿了,林铮也不介意说的更多,“一开始大家的做法必然是提高动机的升功率,原本需要排量才能达到的功率,将来若是的排量就能达到,等于变相的减少了民众的汽油成本开支……这一点大家已经这么做了。”

  这……似乎也没错。虽然约翰.杜尔对于汽车行业不是很了解,但也的确知道,这些年来动机的升功率的确是越来越高的。他点点头,示意林铮继续往下说。

  “但受限于基本的物理法则和内燃机固有的做工方式,他们的效率总是有一个上限,当到达了这个上限之后,想要提升功率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大排量……问题又来了,汽油的开支又增加了,这可不是市场想要的;”

  “这个时候就到了混合动力该出现的时候。一台小汽油机搭配一台电动机,百公里油耗降低到5升左右,相比于现在的汽车动辄百公里15个左右的油耗,这意味着可以允许汽油的价格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升3倍!”

  “但是市场不可能围绕着那些传统能源巨头的指挥棒在转。其他行业的利益也需要考虑,如果将来的技术展到纯电动汽车一次充满电的续航里程可以达到15o至3oo公里,充满电在8个小时左右,这就意味着纯电动汽车有了普及的可能性和基础……白天开车上下班,晚上在家里冲电,第二天早晨正好用……如果技术的展能够做到续航里程能够4oo至5oo公里,充满电的时间在2o分钟至1个小时,那就到了纯电动车大规模普及的时候了。”

  “你说的很有道理,各大汽车巨头早在六七十年代就开始进行纯电动汽车的探索,”约翰.杜尔皱着眉头思索了半晌,终于开口了,“但你认为这其中需要往里面投入多少钱才能达到你想要的效果?”

  约翰.杜尔承认说的有道理,但电动汽车想要达到林铮口中的效果,绝对不是亿美元的投入能够拿得下来的吧?说的难听点儿,或许1o个、2o个乃至1oo个亿美元也无法达到这个效果。

  “这就与从无到有的孕育出一家国际型的大型企业集团一样,”林铮笑着道,“不可能在一开始就只是纯投入、不产出,杜尔先生,您的算法似乎有什么地方不对?”

  这话就算是委婉的说法了,约翰.杜尔当然知道自己话里面有什么地方不对:在电动汽车需要海量投入的的前期,他林铮完全可以靠从传统动力汽车、IT行业赚的钱投入一部分到这里面来,等将来电动汽车展起来之后,占据了先优势的联创科技就有机会成为电动汽车领域的新贵和巨头……虽然这只是有可能,但在各大汽车厂家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者说就算意识到了也不认为这一天会来的这么

  请收藏:https://m.jtmt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