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三章 士子们的集体上书_明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众人等惊恐目光中,朱舜顶着小.平头晃荡一个多月,王府的一众人才接受这个发型,王承恩是第一个跟着朱舜剪成短发的,在发现短发的好处之后,才慢慢的在王府的一众人里推广开来。

  但是头发不像衣服,在古代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思想严重,新式的服装大家可以接受,但是剪头发大家却接受不了,特别是那些老顽固,一个个在看到信王一头短发的时候,纷纷骂他不孝,这让朱舜火大不已。

  同时他也感受到了古代人的满满恶意,无奈朱舜只好收回了全面推广剪发的想法,要不然来一个留发不留头就有些尴尬了。

  相比于民间,军队就好办了许多,一个强制命令下去,军中是第一个全面实现短发的。

  有了这样一个带头的,再加上这几年的宣传教育之下,百姓们逐渐接受了短发,而第二个全面接受短发的就是学生了。

  没有以前长发飘逸,衣衫飞舞,一回头,我草,满脸胡须的辣眼睛场景,这让朱舜每每回想起来都是泪流满面。

  几年的努力,有了这样的成果,朱舜内心是欣喜的,但是总有几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看着一个个秀发飘逸或者挽着发髻的书生朱舜的脸色就不好看,就像喝汤喝出了老鼠屎,吃菜吃出了大青虫,难受得要死。

  一大片短发里出现这么一小撮人留着长发,怎么看怎么难受,但是朱舜还真没办法,毕竟头发是人家的,想怎么留就怎么留,他管不着。

  第三个不同之处就是精气神了。

  这个不像前两个那么明显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但是如果稍微留意下还是能够发现两种读书人的不同之处。

  与秀才公的紧张、愁苦、愤怒、不甘等众多情绪不同,学校出来的学生脸上是平静、坦然、自信、激昂!

  可能是昨天的数学考试打击到了那些秀才公,一个个无精打采的坐在那里看着今天的考试内容,一时间人生百态纷纷上演。

  今天考的是策论,

  相比于以前的策论内容空洞无力,这一次考试的策论更加的具体实际,那就是朱舜在北方几万个村庄内挑选出几个特别穷苦的村庄,让他们想办法带领村庄富裕起来。

  比如说地处深山的刘家村,因为土地贫瘠,也没有什么矿场资源,这样的情况下怎么样才能让刘家村富裕起来。

  或者是地处平原的张家村,人多地少,严重缺水,土地盐碱化严重,这样的情况下怎么样才能让张家村富裕起来。

  等等一个个实例让这些饱读诗书的书生愁眉苦脸,抓耳挠腮。

  没有人敢乱写一气,因为到时候批改这些卷子的人是北方最富裕的几个村的村长、最富裕县的政务院院长以及表现突出的一些政务院官员。

  这种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靠的是丰富而广泛的知识,不是只读四书五经的书生

  请收藏:https://m.jtmt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