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一章 姜与崔_大晋皇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刻比较懵。因为信件的开头一句便是:弟云象谨拜表兄。

  他着实细细想了很久,然后确定自己并没有崔云象这个表弟。在刚刚的交谈之中,崔云象告诉他,不久前清河崔氏正式向郑氏下了婚书,女方对象正是那个与他相过亲的表妹,也就是三舅郑仁符的女儿,郑如意的妹妹郑观音。

  得知此事,姜承枭也就没有心理障碍的接受了这一声表兄。

  崔云象呵呵一笑,不动声色的走近两步,“表兄说笑了,本就是应该的,何来托大一说。表兄在娄烦关抗击突厥人的壮举,已然是吾辈的楷模,更遑论那一首名震天下的《春江花月夜》呢,我在游学之时也是常常品析感慨。”

  “游学?”姜承枭故意点了这两个字,“崔兄还没有入仕?”

  崔云象能与郑氏嫡女联姻,他的身份自然也是清河崔氏的嫡子。作为山东门阀的嫡子,他的起步注定比别人高太多,只要走了中正选士的流程就会外放一县的县令,熬个七八年要么升任郡吏,要么表现好直调长安,这都是世家大族惯用的手法。

  要不是因为突厥关系,姜承枭也应该被赵王这么安排去了一个小地方熬资历。

  公平吗?

  确实不公平,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公平。

  不公平是因为这样下去贵族永远是贵族,平民永远是平民。公平则是因为崔云象这样的嫡子是得到崔家悉心教导的子弟,他的才智天然就要比普通的寒门士子高一些。

  当然,排除那些爆种的存在。

  听见姜承枭称呼他崔兄,崔云象很满意,要是这位赵王世子真的托大称呼他一声“贤弟”他可真是吃了苍蝇。

  “不瞒世子,愚好游乐,喜山川之灵,族中长辈虽多次斥责,然衷心不改。此次路过齐郡听闻世子在此,因仰慕《春江花月夜》那首诗的才情,特来拜会。”

  “原来是这样。”姜承枭明白似地点点头,叹道:“只怕是要让崔兄失望了,我此次来齐郡另有要务,只怕是不能随崔兄赏月饮酒做诗了。”

  崔云象面色如常,可惜道:“世子入仕早,事务缠身愚能明白。”

  姜承枭微微失望,他还以为崔云象这次过来是与他谈条件的,结果这家伙到现在嘴里没有吐露半点谈判的意思。貌似他不知情一样。

  “那就先这样吧,恕我事务缠身不能相陪,他日崔兄成婚,吾若得空一定前去祝贺。”姜承枭笑着拱手,转身欲走。

  这让崔云象仿佛一脚踩空一样,这事情发展的不对吧。按照他的猜想,姜承枭一定会猜测这次齐郡官吏贪污的事情是否会与崔家有关系,而这个时候他恰恰出现一定能引起姜承枭的注意。

  在他的设想中,应该是姜承枭三番两次的试探自己,而自己表现的态度晦涩不明,让他心中产生疑惑,进而将他的心思拴在这边,

  请收藏:https://m.jtmt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