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十三章 抵达南洲_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就只有那一帮还没有成年的宗室子弟。

  像朱瞻埈,朱瞻墉他们,现在根本没有这方面的忧虑。对他们来说,这趟出海,就是出来见见世面的。

  面对众宗室的试探,朱瞻基却一直没有一个肯定的答复,只是以稍安勿躁打发了众人。

  因为这件事在解缙的力主之下,被压了下来。

  由于前世的经历,朱瞻基对于任何事都喜欢快刀斩乱麻,直接了当地解决。

  但是这种性格在商业上或许是一件好事,但是对玩政治的人来说,这样的性格确实不合时宜的。

  因为政治没有对错,政治也只有妥协。

  可以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什么事都不能靠武力来解决问题。

  而政治,就是一门妥协的艺术,靠快刀斩乱麻,只会把事情越办越糟糕。

  按照朱瞻基的意思,将海外各处领土都各划一片。然后把这些宗室都分封出去,每个地方,安排一个军卫,或者两个军卫来维持治安。

  由藩王来管理民政,军队来管理军政,然后用金矿,土地来维持基本的生存,用贸易来盘活每一个封地之间的联系。

  大明一个军卫大约是五千五百人,一个地方卫,或者是护卫就是三千人左右。他们这些人加上家属,再加上藩王带的官员和随从,就有两万人左右。

  这么多人不管在哪一个地方开始发展,再加上大明本土提供帮助,都能维持基本统治。

  但是这件事在解缙和金纯这样的大儒面前,就完全不能这么做。

  事情还是同样的事情,但是要实施起来,就需要换一种方式。

  比如说,将藩王分封海外,哪怕皇室很想这样做,但是绝不能由皇室提出来。

  如今还是宗族社会,宗族的力量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影响力与后世相比更是不能比较。

  比如说,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律法,自己的族规。朝廷认可宗族对宗族弟子的奖励或者是处罚。

  在县治以下,宗族的管理是朝廷管理的有效补充。

  这个时代的法律不健全,人们更讲究人情。

  朝廷大臣要告老还乡,需要辞职三次,皇上要挽留两次,第三次才能同意。否则的话,就说明皇帝对这个大臣很不满意,有很大意见。

  就连皇帝篡位,也需要有大臣三次劝谏,这个皇帝“谦让不过”,才“勉强”登基。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因为如果由皇室提出这样的计划,就会让人觉得皇室寡情薄意。

  连自己的亲人都不能照顾,谁会相信他们能顾怜百姓?

  所以,哪怕是朱瞻基想要把宗室分封海外,但是这件事现在不能由他定下来,先要在社会上将这件事酝酿成熟,然后“勉强”答应。

  他们说的有道理,朱瞻基当然愿意听。他知道自己的弱点和缺点,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他也愿意按照现在的这套规则来行事

  请收藏:https://m.jtmt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