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二二章 春闱_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虽然宠一些家族子弟,也未必没有望子成才的想法。反正不过是扔军营里训练一两年,这一次再没有人反对了。

  处理好了这件事,朱瞻基暂时把注意力放在了孩子的教育上面。

  过了正月十五,朱瞻基的十四个已经五岁的孩子,就全部被安排到了羽林卫学靠近孝陵的京城外钟山下进学。

  这里是祖陵,其他人等都不能靠近,也不能随便动土。

  当初朱瞻基要给自己的孩子建学堂,还遭到了吕震的反对。

  不过下马桥这里在大开工,光是一座理工学院,占地面积就超过了两平方公里。

  而且內监也在给朱棣修建陵寝,到处都在开工。动这么大干戈,只是建一座园林式的小学堂,当时丝毫不起眼。

  等吕震发现的时候,这里已经把房子都建好了。他对此也无可奈何,已经动工了,总不能把房子拆了,何况拆了也是动工。

  这个园林的面积不算大,只有三亩地,位于山脚下前湖与羽林卫学之间。除此之外,湖边预留了几十亩的地。现在直系未成年孩子还少,等以后有了孙子辈,数量可就多了。

  何况,现在只有小学,以后还会设置中学,大学,不预留足够的土地可不行。

  外人一开始对朱瞻基不在宫中授课还有些不解,不过看到东瀛王储明仁也被安排到这里进学,心里似乎有些明白了。

  除了安排明仁在前湖学堂就学,朱瞻基还在南方不远的月牙湖畔,给秋子安排了一个别院。

  明仁他们都是连续上三天课,玩一天。这三天中,所有的孩子都不能离开学堂,吃住都在里面。

  当母亲的要是舍不得,每日中午,傍晚可以去探望一会儿。

  这样安排没有别的意思,也不是给孩子们一个愉快的童年,关键就是有个借口让秋子经常出门,送上门来。

  这个皇家蒙学的山长,朱瞻基让蓝烟担任,因为只有她,才更了解后世的学校是什么样的,这个学校有哪些不足。

  因为孩子们还小,十五个孩子分成了一个班,没有要大儒来教,而是由后妃们开始教他们拼音字母。

  这个蒙学的孩子只有十五个,但是不代表只有十五个学生,实际上,这里的学生数量超过了两百个。

  只不过,其他的学生都已经是成年人,她们是宫里的宫女。

  在朱瞻基的要求下,所有超过三十岁却没有被放出去的识字宫女,都必须接受拼音教育。

  今后的几年,朱瞻基将会在应天府开设多家新式小学,她们这些无依无靠的宫女,将会是今后的学堂老师。

  只要学会拼音,以后不用等先皇去世或者大赦才能放回家,这让内宫里的三千多宫女大部分都趋之若鹜。

  除了能在贵人们面前挂上号的宫女,整个皇宫里面,宫女是比太监还要更低等级的存在。

  她们的地位卑下,毫无人

  请收藏:https://m.jtmt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