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四二章 国事家事_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有亲侄儿,能继承家产,他却已经没有近亲。

  只不过,如今战功还在统计,暂时还没有封赏。

  至于另一个功臣易信,这次前往东洲的表现并不算太好,在东洲残暴不仁,贪财好色,虽然立下大功,但是爵位上升一升,却也不会再重用。

  他们三个人各有优势,也各有劣势。

  论对海军的了解,水上作战,朱真最擅长。

  论名望,收拢人心的能力,孟瑛最强。

  而候显两方面都略有不足,但是最值得信赖,而且处理繁杂事务的能力,要略胜两人。

  孟瑛是那种世家子弟,当领袖足够,让他处理琐事,基本要靠别人。

  朱真呢就是一个武将,名气大,处事最弱。

  经过一番考虑,朱瞻基还是决定让候显接任郑和的位置,他不需要一个英明的领袖,因为没有人比得上他,他却的是一个能具体处理事务的辅臣,候显最合适。

  而朱真和孟瑛,朱瞻基也准备重用,南洲需要一个海军将领负责协调移民事务,孟瑛这个孟子之后,担任海军负责人非常合适。

  而东洲那边想要教化,方便以后管理,让各族臣服,也需要一支舰队驻守,让朱真过去镇守,也非常合适。

  当然,这个提督或者总兵官,只会暂时在那里管理,不会分封。

  东洲以后只会派士兵,士兵亲眷,还有他的子女以及普通官员过去管理,绝不能让高级将领在那边参与太深。

  南洲距离近,中间也有无数中继岛屿,往来会不断。以后即使有人狼子野心,想要割据,也容易镇压。

  但是如果任由他们在遥远的东洲形成尾大甩不掉的局面,到时候,就是一件麻烦事了。

  “电力研究院那边递了帖子,说是电机有了重大突破,能平稳运行了。”

  朱瞻基大喜,立刻说道:“安排车驾,今日不见那些官员了,吃完饭我就去下马桥。”

  承天门外鸿胪寺,刘万跟黄渊说道:“福安候,殿下交待,已经知道了你的心意,今日就不接见你了。让你好好看看东洲的资料,过些时日,待南洲移民动员的时候,再找你说话。”

  黄渊内心叹息了一声,脸色不变地长揖笑道:“多谢刘少监……”

  今日不见他,显然殿下对他给的答案不满意。不过,黄渊的心里并无懊悔,实际上,在失望之余,还有一丝轻松。

  如果他真的跟刘家退亲,就会声名涂地。而他以三十出头的年纪,真要是被委以重任,他现在就已经风头出尽,木秀于林,那个时间,简直是烈火烹油了。

  所以,哪怕是真的让他接管海军,他也一定要推掉这个任命。

  殿下现在失望,总好过将黄家置于险境。

  下马桥农庄。苏南一大早醒来,娇妻莲儿搂着小女儿还在酣睡,眼角还有可见的泪痕。

  他怕惊醒了她们,动也不想动一下,却忍不住

  请收藏:https://m.jtmt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