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九六章 诸洪钧_权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队,形成战斗力,并迅速将不平衡的局势拉了回来。

  在要么改良战术要么仿造新战舰的岔道口上,楚国人做出了他们的选择……这几乎是必然的,在水军方面长期形成的优势,使楚军上下心高气傲,容不得一丝轻辱,这样傲气的军队,又怎会接受保守的战术,忍受追不上对方的郁闷呢?

  我比你强,就要什么都强,一点也不能比你弱!这是盲目自大者很普遍的思想。

  所以他们一定会仿造桨轮船,证明自己不比对手慢,便也完全掉入了秦国的陷阱中。

  我们看一看从天佑三年初到天佑七年末这段时间,五年间两国水军发生了大小战斗一百七十余次,楚军共损失战船八百余艘,秦军损失七百余艘,这一千五百余艘战船中,九成是桨轮船。

  后世许多史学家读到这段史料,都会感叹一声:‘桨轮船的时代来临了!’

  但也有更高明如范文正者,一针见血的指出‘此乃秦军之计也!’他研究了镇南水军当时采用的战法,乃是拉开距离,边打边跑,绝不与楚军靠近,更不与其进行接舷战。

  然而在之后决定性的洞庭湖水战中,秦军却一反常态,主动与楚军接近,展开最残酷的肉搏战。再看后来五十年间,对南亚、北非、中东、西方各国作战时,终其辉煌的海战史,也依旧是以炮战加接舷战为主,在也没有出现过‘拉开距离、边打边跑’的情况。

  对此,很多史学家认为这是秦国水军强大了,只有别人跑的份了。但范文正公认为,以这个年代的水战水平看,若想重创甚至是消灭敌舰,就必须要无限靠近,靠的越近杀伤力就越大,向秦国在初始阶段采用的战术,只能说是骚扰,并不具有多大的杀伤力。

  那秦国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战术呢?范文正认为,除了发挥战舰的速度外,还隐藏着一个更重要的意图——要将楚国桨轮船之外的其它战舰,尤其是恐怖的楼船巨舰排除在战场之外,进而达到两个目的。

  其一,给楚军以‘桨轮船的时代到来了,其余的战舰都要过时淘汰了’的错觉,使其进一步重视桨轮船,忽视其它战舰。其实楚国一开始只将桨轮船当成一种特殊的军舰,并没有打算因此停造其它战舰。然而现实情况是,其它战舰根本插不上手,也就逼得他们不得不增加桨轮船在水军中的比重。

  其二,既然是桨轮船之间的战斗,损耗的自然就是桨轮船。频繁的战斗中,楚国的桨轮船损耗巨大,迫使他们产能一般的三大船厂拿出三分之二的产能生产桨轮船,以供应前线使用;剩下三分之一的力量,则集中在开发更大更强的桨轮船上,以至于从天佑五年开始,楚国再也没有一艘划桨战船下水,全部改成了用明轮的桨轮船。

  随着楚军彻底淘汰划桨

  请收藏:https://m.jtmt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