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三章 开战(一)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黄河问题,更是要为大顺朝的土地兼并问题趟趟路。

  在刘钰明确表示和松苏地区的改革完全不同后,皇帝再想想刘钰给出的数字,心道也确实如此。既是考虑了贸易、关税和印度事,这四亿五千万两,还真就不算多。

  但刘钰一下子开口要这么多吏员,显然是准备把统治深入下去,可似乎若是每个府都养这么多吏员,这兴周八百年的事,只怕难说。

  皇帝又问了关键问题道:“卿这二三千吏员,为当地胥吏?还是巡抚御史那般?”

  “回陛下,不为当地胥吏,只是负责调查、清查、定契之类。青州事毕,则可直接往曹州、济南等地。”

  皇帝又问道:“那这些吏员,做成之后,经验丰富。若是朝廷日后要变法,则他们可用;若不变法,他们又将如何安排?”

  “回陛下,若日后变法,则可用于各地。”

  “若日后不用,择其优异者,效军队事,辟为良家子;择其苦劳者,授予军勋;择其平庸者,朝廷出钱迁往海外各地,赐予土地。”

  皇帝嗯了一声,这就比较合适了。

  再看看刘钰,皇帝心里快速地盘算起来。

  从松苏交权的事看来,并没有太多麻烦,即便换了一批皇帝派过去提前在那边实践过的人,保持萧规曹随的政策,也没有出任何的问题。

  再加上之前的海军、军改等事,也都证明了刘钰确实并不恋栈权柄。

  只说松苏在改革之后,关系到漕米、税赋、贸易、以及朝廷的大量用银,可以说这是最有可能借此而为自身筹码的地方。

  但交权换人的过程,基本没出任何的问题,一切照常,每年的税收贸易款项等也都是那是缴纳。

  那么,山东的事,也就更不用担心了。

  毕竟刘钰要干的,都是得罪人的事。不管是减租减息,还是长佃,亦或者是挖掘黄河河道、让黄河走山东,在皇帝看来,刘钰这么干,真的就是奔着去当桑弘羊去的,实在不必担心太多。

  而且山东紧贴着京畿。

  略微考虑了一下权柄的问题,剩下的,那也就好说了。

  敢要钱、敢要人,而且要的这么离谱,看来着实是真的奔着做成黄河事去的了。

  要人,只要答应,那也简单。不要说钱给到位,刘钰做起来很容易;就算不给钱,只要给了授权,以幕僚自己掏腰包的形式,皇帝看来也没问题。

  至于说具体怎么搞,现在刘钰也只能给出个大概的方向,皇帝觉得也没必要再去问了。反正大方向上,听起来问题不大。

  从犹豫到慢慢下定决心,刘钰也再度给出了一句话。

  “陛下,臣于外事,心愿已平。于俸禄,业已封爵。海波也平了、爵位也封了。”

  “枢密院诸事,也已步入正轨。征伐印度、欧罗巴事,方案也已拟定。”

  “臣请辞枢密院诸职。专心于黄河事

  请收藏:https://m.jtmt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