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四章 攻防心理(八)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口。

  他们来这里,一是为了送信。

  二是为了拿汇票,把一些白银交到这边驻军的手里,从这里领汇票问朝廷要钱。

  总的来说,这钱花起来还是非常方便的。

  毕竟大量的银币,都是从加的斯换的,从加的斯那拿到西班牙银币,在相隔百十里外的直布罗陀花掉,连找犹太金融商换币这个步骤都省了。

  这是这些商船的官方任务,除了这些官方任务外,这些商船还有自己的事要做。

  就是把一些“战利品”,在这里低价卖掉。

  大顺的倒逼英国把舰队集中在海峡的战略,是非常有效的,因为这不是中英之间的战争,而是英法唱主角,英国必须防备法国登陆。

  实际上,在直布罗陀海战发生之后不久,即大顺这边的在印度参加完战斗的工兵援兵们还在南非休息的时候。

  封锁北方商路、背风群岛的舰队被召回,加强海峡防御。

  原本计划远征加拿大的杰弗里·阿默斯特的步兵,也被召回,做好全面防备法国登陆本土的准备,这极大地缓解了法国在加拿大的压力。

  其实威廉·皮特的战略,和大顺当年下南洋的战略类似:消灭敌方海军,利用海洋作为分割,使得敌军的陆军无法相互支援,在某一方向始终保持以多打少的局面,各个击破。

  包括大顺伐日本,也是这样的策略,精髓就是以多打少,各个击破。至于海军到底是快速战略机动用的,还是分割封锁用的,那不过是以这个战略精髓为基础的灵活变化。

  战争嘛,打的就是钱钱钱。

  威廉·皮特的想法,是自己这边一边打仗,一边不妨碍做生意,这样经济也能好点,至少能比法国撑得久。

  而大顺这边,掐的就是英国贸易。

  掐贸易,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我没有,但我把你掐死,大家都不好过。

  另一种,是你有,我也有。我把你掐死,然后我鸠占鹊巢,把你的贸易品给替代了。

  无疑,大顺因为自身的特性,以及此时欧洲的局势,理所当然采取的是第二种思路。

  其实,很多东西,大顺的商品是不足以满足北美和加勒比殖民地的,也无法做到完全的替代。

  比如烟草、棉花、靛草的销售;比如生铁、蜜糖、糖渣、牛马的运输。

  不管怎么说,荷兰人经历过巴达维亚蔗糖危机,大顺要是从南洋往这边运糖卖,肯定是要把资本家的那点家底子都赔进去的。

  这也是大顺为什么会选择扶植俄国的玻璃业生产,提供全套技术的原因:俄国和东欧地区的玻璃产业,大顺怎么也分不到一杯羹,扶植俄国的玻璃产业,打击的是英国的玻璃制造业。

  延伸下去,就是英国本土的玻璃制造业,和北美十三州的玻璃制造业,为了愈发狭窄的市场,而不得不出现激烈的对抗。

  放在此时,其实还

  请收藏:https://m.jtmt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