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二九章 拓展天下观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混战屠杀、辽东犁庭、前朝旧贵清洗,为大顺提供了足够的土地,保证这些基本盘府兵的安置。

  考试内容和科举的完全错位,皇权故意为之的挑唆,保证了彼此之间的隔阂。

  前朝皇庄和鞑虏圈地后的土地,部分拿出搞均田和二十年易田制,保证了内部严禁兼并,每年百万两的投入保证了基本盘内读书人的数量。

  这些人有机会做郎官掌权,整个阶层又不至于沦为前朝军户农奴。

  和勋贵们一起压制科举文官,至少保证了不至于武将像是三孙子一样见了文官就磕头。

  而科举文官、勋贵的反向制衡,又保证了这些良家子和郎官们不会变成马穆鲁克、耶尼切里或者汉时大将军。

  每三年才选出三五个充任郎官龙禁卫,文臣们也可以接受,也就是李淦和刘钰所说的“名正言顺”。

  他是天子,不是酋长,科举一开,就不可能让谁上谁就上,该走的流程必须要走完。

  也算是一种制度性的保证,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卵用:崇祯这种半途上位的天子,杀大臣像杀狗一样。皇帝真要是随便用人,其实也没什么力量阻止,只是一种双方都以为有用的自我欺骗罢了。

  这是太宗皇帝留下的朝政稳定的格局,也是科举文官无论如何没法伸手的地方,故而皇帝必须要重视大考之后的策论选拔。

  武德宫的整体的儒学文化水平,很稀松。

  字大多写的一般,微言大义王政德化之类也能被举人甚至秀才们嘲弄为狗屁不通。

  为了防止皇帝看到字写得不错就认可,所以卷子都是让书写房出人,抄写一遍后再递送上来。

  这倒不是为了防止作弊,这种选拔本身就是皇权的作弊,只是为了防止皇帝看着字写得好看把选“郎官”变为选“词臣”。

  加上选为龙禁直接就是三品、从三,品级过高,策论选拔要天佑殿里的老臣们一起选拔,重的是见识和才能。

  卷子一送过来,只是略微扫了几眼,几乎所有人都猜出来哪一篇是刘钰的文章。

  就像是鸽子群的乌鸦、黑猪里的羊羔子,整个风格和其余人写的截然不同。

  整个天佑殿内鸦雀无声,包括李淦在内,全都在仔细读刘钰写的那篇关于“西域问题”的史策论。

  洋洋洒洒将近六千字,写了好几尺。

  也不是说之前就没有人写这么长,策论的底线是二百字,二百字以上就可,要是愿意,天黑收卷之前你写本金瓶梅都没人管。

  之所以一眼能看出来这明显是刘钰的,因为后面还缀着几张附录和图表,在场众人想不出除了刘钰谁还能搞出这么古怪的东西。

  史论前面的内容,基本没有什么争议。

  先是说蒙古问题,因为蒙古法典的缘故,黄教成为了蒙古的族教,所以雪山一定要控制在手,否则蒙古就不会安稳。

  

  请收藏:https://m.jtmt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