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21章 熟人社会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他家有势力是干走私的;他的是医生;他的的炸鱼可好吃了……

  基本就是这么一种状态。

  除了那些真正的透明人,但凡你在这里是干兽医的,都算是社会上的名流了。就像大村子的人,可能未必认识村子里所有的人,但肯定认得村卫生所的人。

  北美的社会,就是以这样一种熟人社会、熟人社区为基础而存在的。不管是此时的乡村,还是城市,毕竟大城市也就万把人口……说句不好听的,万把人口的地方,打群架都打不起来,这边叫来一群人、那边叫来一群人,发现都认识。

  在处理完了公司的事务后,约翰·汉考克沿着国王路,走到了他常来的一家酒馆。

  这家酒馆并不大。

  但是招牌很别致。

  三串镀金的葡萄标志,挂在酒馆的门口,吸引着过往的客人。甚至名义也俗的很,就叫葡萄串酒馆。

  但就像后世中国北方的一些村庄,可能会有好几个小卖店,但肯定会有一个小卖店,每天都有很多人蹲在里面喝啤酒、打扑克、或者联络下找人明天帮忙干点活。熟人社会都是这样的。

  这个葡萄串酒馆也是如此。

  这是此时波士顿三家最出名的“政治、闲扯淡、联络、赌博、买卖奴隶和政治运动”的社交场所之一。

  除了葡萄串酒馆,剩下两家是是波士顿交易所,和王冠咖啡茶馆。

  这所酒馆并不大,甚至都没活着看到19世纪,但在后世美国的历史中却很出名。华盛顿、拉法耶特侯爵、史塔克将军等,都在这里酩酊大醉过。

  这座酒馆开办的时候,李自成正在为争取自由和生存而战,迄今也开了百余年了——如果按照此时英国哲学的那一套来说,不交税不纳粮不是财产权,而是用“自由”这个词来去除其恶俗的铜臭味。

  而那时候,这座酒馆存在的意义,是为了方面人们“在波士顿寻找奴隶劳动力”。

  现在也是如此。

  买卖奴隶的人,每每散了交易,便来这里,排除几枚大钱,喝上几杯酒。若是肯多花一些钱,便可穿过长廊去后面的小屋,自有别的服务,但若不喜欢黑人那不免就要排队。

  这座以买卖奴隶而成为波士顿最好的酒馆,此时谈论最多的词,居然是“自由”。

  谈多了自由。

  所以这里的吧台,可以买到任何的违禁品。

  不交关税的马都拉葡萄酒,上面贴着正牌的“VinhodaRoda”标志,虽然都是走私货,但酒馆老板总能拿出合法纳税的票据,票据上纳税的25桶,似乎怎么也喝不完。

  按说不该出现在这里的法国白兰地,也以“海盗商品”的名义,公开销售。

  当然,更多的,还是本地产的便宜的朗姆酒。“感谢”法国人的白兰地产业保护政策,使得法国的蜜糖比英国甘蔗园的蜜糖便宜一大半,

  请收藏:https://m.jtmt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