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五三章 鸩酒、解药(中)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以视作按亩征收。

  这两种情况加在一起,土地的购买欲望,显然会明显增加。

  而本身,土地、尤其是私有制下的土地,是最保值的资产,没有之一。

  这不是说,大顺这边封闭落后什么的。

  约翰·劳在法国搞完那件事后,整个法国都从狂热中清醒过来,法国也觉得,土地是最保值的资产,没有之一,甚至间接推动了重农学派的发展。

  这,是个现实。

  甚至,是非常市场的经济思维。

  和念经、什么民族性、什么封闭愚昧什么、什么农业文明海洋文明,吊毛的关系都没有。

  而这个道理,大顺这边的人会不知道吗?

  《红楼梦》里,秦可卿托梦凤姐,让凤姐干啥?

  【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

  田庄、地亩,那才是最保值的资产。而不是别的玩意。

  秦可卿都分得清啥是富贵、财产、金银;啥是资产,啥是保值避险的最佳选择。

  大顺曾经喊均田,真的能均吗?

  别说大顺,就是满清,万历年间的盐政改革后的可世袭的盐票,难道不认?

  换皇帝是换皇帝。

  不认地契,那可就不一样了。

  换了皇帝,只要统治那一套不怎么变,地契就得认、就得可以买卖。

  为什么颜李学派,在解决土地问题的思路上,刘钰说,王昆绳的“惟农有田”论,就是封建王朝的均田思路巅峰了?

  因为,惟农有田的前提,是王源认识到,工商业的发展不可遏制了。而且本身他又是支持工商业发展的。

  支持工商业发展。

  却又无法解决土地私有制下商人买地的兼并问题。

  于是,王源才借助“士农工商”和前朝的身份制度,琢磨出加强身份制度、不准商人买地的思路,也即惟农有田论——这里的农,是一种身份,而不是职业。

  当然,王源最终也是卡在了“怎么才能做成”这个“做”的问题上。

  他的思路,只能说,温和,不敢来大的——给私有土地加税,给官田降税,倒逼农民把自己的私有土地,都投献给朝廷。这源于前朝的士绅优免下的“投效”这个历史,而王源的思路,把前朝的这种“投效”扩大,让朝廷成为唯一的“优免”者,那么按照前朝疯狂投效士绅的状态,岂不是大家疯狂投效朝廷,几年不就完成了土地的全部国有化了?

  总之,这个“做”的想法,只能说,挺幼稚的。

  而现在皇帝谈到货币改革、小农问题、工商业积累金银速度太快、兼并危机等问题的思路,某种程度上,也是脱胎于类似“惟农有田”的思路。

  或者说,脱胎于“士农工商”的身份等级制度。

  毕竟,【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

  请收藏:https://m.jtmt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