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十八章 可压榨的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更多。

  “中山王,此番天朝派兵打压倭奴,可日后怎么办?你可想过?”

  尚敬已经不再考虑朝贡这个遥远到似乎不可及的梦想了,刘钰的问题就在眼下,正是当务之急。

  既刘钰主动提及,尚敬心中亦是无奈。

  事已至此,实在是没有退路了。

  天朝要是日后不管,萨摩藩的人肯定会杀回来。

  现在闹成这个样子,琉球朝贡吃两面,已无可能。最大的愿景,也就是天朝继续保持他这个琉球王的册封,派一支军队驻扎在这,帮着琉球抵御萨州的入侵。

  再怎么样,天朝还是讲礼的,不会像萨州那么毫不讲礼。

  “琉球国小,实难自守。还请天朝驻一支天兵于此,一应花费,皆出王府。”

  刘钰摇头道:“驻扎少了,并无用处。况且,自助者、天助之。陛下就算开恩驻军,琉球贫瘠,也怕驻不得多少。还是要靠自强啊。”

  “你也看到天兵作战的本事,若琉球有千余这等军队,守住宗庙,也不算难。再者若日后倭人再来,天朝必要派水师前来,那霸商船尚可,军舰却不适合。”

  “不若这样,你请求陛下开恩,允天朝派遣军官,培训琉球军队。再修一座军港、炮台,天朝少驻些军。”

  “若倭奴再来,能守则守,不能守亦可请天朝出兵。”

  刘钰知道,中山王府还是有些家底的。

  但这家底,也就仅限于此了。

  整个东亚的贸易,说白了就是谁能从中国拿到货,谁就能赚到钱。一个个对朝贡乐此不疲,不是没有原因的。

  但琉球现在已经完蛋了。对日贸易琉球已经没资格参与了,所能压榨的只剩下琉球的劳动力了。

  琉球民众那么苦,刘钰不可能以自己的名义在这招兵:民不患寡而患不均,要是发一样多的军饷,为啥不在威海招兵呢?发的少了,等于激发琉球士兵的民族意识。

  所以这支军队,名义上必须是琉球王的名义招的,你琉球王一个月发多少军饷,和大顺一点关系都没有。

  但是,自己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给琉球兵一些好处:琉球兵一方面看着自己的王发的军饷比威海太少,一方面又见到刘钰仁义还见他们可怜多给一些钱,心之所向,那就不必提了。

  只要操作得当,这群士兵将来很可能一声炮响,攻入首里城,恳求并入天朝,军饷待遇一按天朝例。

  东亚的朝贡体系,只要不是掩耳盗铃的假天朝,周边所觉醒的民族意识就和欧洲不会一样,走到最后应该是“藩属夷狄皆以天朝子民为荣”,而不是民族的独立。

  当然,天朝的官员也是贪腐者居多,所以这仇恨就更不能让天朝担着,必须要让琉球王室担起来这些“有战斗力、有枪有炮、将来必要说汉语、渴望平等待遇”的军队的怨气。

  琉球的地理位置和土地贫瘠程度,决定了琉球比西域还坑:政治上地缘上必须要拿到手,经济上却根本就是个赔钱货,西域还有天山以南和伊犁河谷可以垦荒,琉球能干啥?

  朝廷在这驻军太多,肯定会产生和当地人的矛盾,反而促成了分离主义。所以驻军要驻,但绝对不能多,也就是修个港口、安个要塞就是。

  琉球又没钱,也没什么好货物,只能让琉球王担起民役。

  尚敬不知道刘钰的真实意图,他也想不到刘钰已经在这琢磨着培养一批特殊的琉球人了。

  见刘钰对黄金坚辞不受,又听刘钰说之前收钱而不要仆从驱使,不过是为了麻痹倭人之后,已经把刘钰想成了一个正直忠贞之辈。

  再一想刘钰的建议,貌似确实不错。如果能练出一支刘钰手底下的军队,自保应该是足够了。而且如果选择修炮台、筑城、建港口,这也不用花钱。

  百姓服劳役是免费的,反正不用王府花钱。

  刘钰则心想,军港的好处我拿,黑锅你背,谁叫琉球穷呢,要不我是想让你出钱买两艘军舰我派人指挥,可惜你们又出不起钱。

  请收藏:https://m.jtmt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