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一六章 科班与草莽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屠刀屠杀,更不可能拿钱补贴那些无以为生的奴工。

  荷兰人还是希望和大顺谈判,在大顺的默许下、在大顺官方出面宣慰的情况下,让这些奴工们听话,迁徙到锡兰等地。

  一则华人是最好的建设者,这一点在巴达维亚初建的时候,荷兰人就知道。从筑城、到盖房子、到商业、到小买卖、到包税……可谓无所不精。

  甚至华人士兵也是极好的士兵,只要给足军饷,打起来也很厉害,只是荷兰人不敢让华人摸枪而已。

  锡兰现在正在爆发反荷起义,新任总督是从锡兰调过来的,希望把大量的华人送到锡兰,照巴达维亚的故事,将锡兰建造起一座可以媲美巴达维亚的城市,加强在那的统治。

  锡兰的僧伽罗人,干活不行;印尼奴隶,干点没技术含量的活还行,干有技术含量的排水、水利、建筑等,完全不行;印度人更是……若有三五千华人,很快锡兰就能有一座不错的城市堡垒。

  二则关键就是杀又不敢杀,往福建运大顺又不收,日本贸易完了,波斯出了天降猛男脚踢莫卧儿拳打奥斯曼整天打仗蔗糖消费也萎靡,印度那边得看英法脸色,欧洲人吃加勒比的糖,蔗糖业短时间内要被“无形的手”调控调控,严重的生产相对过剩。

  只是,朝廷的想法,和南洋华人的想法,并不一致。

  甚至可以说,短期之内的利益,都不一致,短期之内,大顺朝廷的政策,并不代表南洋华人的利益,甚至是损害南洋华人的利益的。

  而长期……

  朝廷可以考虑长期目的。

  可南洋的许多华人需要考虑的是明天有没有饭吃、后天会不会被抓去扔到海里、大后天会不会服苦役累死。

  这里面的许多事,连怀观不知道。

  但是他身边的那些朝廷的人,或者是枢密院的人,有几个刘钰的心腹人,未必知道太清楚的情况,但却知道既然朝廷派他们来了,甚至还承包了几个糖厂让他们在这里蛰伏,肯定是要管的。

  只是,怎么管,是个问题。

  按朝廷的意思,现在肯定不是起事的好时机。只是朝廷的人迟迟不来,这边的火苗已经压不住了。

  莫说是这些糖厂的雇工,便是他们这些有着官身在这里蛰伏的,听多了华人在南洋的遭遇,也是怒火中烧,恨不得痛痛快快干上一场。

  巴达维亚那点守卫力量,枢密院或者之前海军派来的人,根本不在意。虽说他们在威海的时候,整日听刘钰说荷兰的海军多猛、吨位多少多少云云,但不考虑海军,只考虑巴达维亚城的话,弄个千把条枪,几门大炮,一队工兵,就能攻打下来。

  但海军这边派来的人,都是学过战略思维的,知道战争得有目的,既然朝廷和枢密院都认为暂时不能打,即便想不通,也只能先尽量维持住局面。

  他

  请收藏:https://m.jtmt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