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四七章 你只是枚棋子(四)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定奥地利军可以按照他们的部署做出如他设想的那般的战术。

  可实际上,奥地利军队此时没有能力做出这样的战术,因为军官比例、战术体系、训练侧重,都使得他们无法做出这种以青州军为参照觉得很简单的战术。

  就像是普鲁士后来著名的侧击战术斜线阵,看起来简单,但前提是严苛的纪律、呆若木鸡到极致的士兵,已经平日训练加强的纵队行军转向推进。

  也正如青州军在阿尔泰山那一战,可以在短短几分钟内,完成空心阵的转换,所以可以大胆地用一些看似很险的战术。但换了此时任何一支军队,包括欧洲的,那么快的变阵速度,谁也做不到,也就根本无法复刻大顺参谋制定的战术。

  若问孔子如何摸到一丈高的木杆,孔子说站起来伸出手就好。确实没错。

  但若问可以钻狗洞的晏子,这个答案绝对不正确。

  本来是抱着想着看一看、学一学的态度来的。

  可战术体系、炮兵运用、会战思路,完全不一样。

  如今这几人心中只能想到一句话。

  学习?学个屁。

  …………

  战场上,腓特烈二世紧张地握着自己的权杖,心有余悸地望向不远处正在那嘀嘀咕咕用汉语吐槽的几个大顺的参谋。

  不是怕他们,而是怕他们带给自己的礼物,那个可以侦查战场情况的热气球。

  腓特烈二世学过几何学,而且非常喜欢几何学,极其讨厌代数,原本历史上还吐槽过欧拉的几何学。

  所以几何学让他在战场上,把握住了一线生机。

  他发现了奥地利主帅本阵的位置,在一处并不高的小丘上,那个小丘的高度,和大顺参谋盯住的、认为是普军破绽所在的西北角的那个小丘,高度差不多。

  简单的几何学可以知道,在那里的奥地利主帅的视线,会被可视为普军破绽的小山丘阻挡。

  也就是说,奥地利主帅看不到小丘后面的动向,自己的援军可以接着这座小丘的掩护,发动突袭。

  这是唯一取胜的可能,这是根本奥地利此时的态势做出的思考。

  因为奥地利人正把大部分兵力往中线调动,显然是准备一波冲击,在普鲁士援军抵达前,拿下查图西茨,从而分割歼灭普鲁士的主力。

  他不知道大顺的那几个参谋在嘀咕什么。

  但却知道,如果奥地利人此时有这么一个可以提升视野高度的热气球,简单的几何学可知,自己抓到的这个破绽和战机,将化为乌有。

  如果再高出哪怕三十米,奥地利人的视线就不会被西北的这座小山丘阻挡,无法察觉到正朝这边运动的普鲁士援军。

  只要三十米的高差。

  但,奥地利人就差了这三十米的高差。

  腓特烈二世设想,援军借着山丘遮挡视线的掩护,以纵队快速行军到奥地利侧翼。然后简单的立定、向左转,完

  请收藏:https://m.jtmt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