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七五章 北方的最后一件事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难。

  没有市场,交通不便,羊毛棉花纺织品,估计运到主要消费区,比从欧洲海运过来都贵。

  如今看来,也只能是另辟蹊径,搞一些长途运输还能赚钱的东西。

  最好是能在这里吸引大量的民间资本,也未将来修铁路打好基础:只靠朝廷出钱,是修不起的;如果民间资本能够募集一些,压力会减轻很大,尽可能在东北、西北两条线上,搞出铁路,大顺的北方边疆就算是彻底稳定了,日后也能安心向南洋甚至印度方向扩张了。

  有利可图,才能吸引足够的人。纯粹的屯田式的移民,对大顺来说,终究难度太大,组织力不足,而且着实缺乏民间资本的帮助,效率不是一般的低。

  刘钰也清楚,自己这一次回到京城后,就要准备下南洋的事了。

  而且就目前来看,以及他的规划,很长一段时间内,他都不可能再关注西北、东北方向的问题。

  这边是否稳固,直接关系到大顺下南洋、抢印度的效率。

  所以要在返回京城之前,尽可能为西北西域的未来,做一些布置。

  天保府的油田,只是为将来河西走廊和西域油田做的前期准备,以验证技术、培养一支工匠队伍。

  这支培养出的工匠队伍,不只是为了西域,也是为了南洋。

  不考虑石油的化工原料身份,也不考虑内燃机这些此时不可能的东西,买椟还珠一般的只用石油来照明,依旧是一项有前景的产业。

  南洋也有石油,而且婆罗洲的一些石油也方便开采。不上大油田,慢慢来积累技术,尽可能增加南洋的移民,这也是为大顺将来在南洋彻底站稳脚跟来考虑。

  婆罗洲既然有金子,而且已经有华人移民在那开采,若是不远的将来又能提炼煤油,作为大顺内部市场和海外市场的紧俏货物,无疑可以快速将婆罗洲“改土归流”。

  这一点刘钰想的很明白,爪哇的巴达维亚,对荷兰意义重大。但对大顺,那就是个鸡肋。

  他预想的南洋四军镇,也不是以爪哇为核心的,真正的核心地还是可以连成一片的马六甲、邦加岛、婆罗洲。

  南洋的香料贸易,刘钰觉得前景不是很好。短期之内,肯定还是有赚头的。但长久前,中美洲、南美洲的事,大顺绝无可能有插手的能力。葡萄牙人都知道在南美种植东南亚的香料,伴随着大顺逐渐把手伸向欧洲,各国的进口替代计划多半都会提上日程。

  最好还是提前准备一些可替代的贸易品,尤其是为民间资本准备一个投资方向。

  现在的局势很微妙,皇帝极有可能自己控制香料贸易,从而获得巨额的内帑收入。

  这一点,几乎已经是必然了。

  而且刘钰也必须哄着皇帝,才有可能不在马六甲关门,而是在海上继续西进。

  否则的话,皇帝觉得打下南洋,合着

  请收藏:https://m.jtmt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