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五六章 王朝的最后一次成功改革(六)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乃历年之积累,自平准之后,少有大战,积累至今,方可行此修淮之事。”

  “爱卿虽号称不懂水利,却也知道,治淮事,只能冬日为之。”

  “一旦夏日,江河消融,水势浩大,那就不能再做了。”

  “而一旦今年做不完,等着夏日水来之时,一切就全白费了。黄河多次决口淤积,土地皆为黄土,水一冲就要淤积阻塞,夏天之前完不成,今年投入的几千万两就全扔了。”

  “有些事,非要倚天。除非冬季,否则不能挖掘。有些事,春夏秋冬皆可。这就不一样,爱卿一定要知晓。”

  皇帝也根本不提刘钰的想法到底是什么意思,而是点了点刘钰,首先要确保淮河治理这件事不能耽误。

  有些事,非得今年冬天办。

  有些事,春夏秋冬,都可以办,总有机会。

  当然最好的就是趁机一切都办了,但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来两全其美,那就要弄清楚先后次序。

  刘钰连连称是,忙道:“陛下圣明,此事臣牢记心中。”

  “臣此番来时,经过淮安,亦看了看河流走势,与人询问了一番治水问题。前朝试图修过引淮如江的水道,但因投入不足,没有一次性完工,夏日暴雨便全白费了。”

  “臣也知道,这治淮事,一旦投入,今年若不大致出形通水,明年夏日若有雨水,朝廷的几千万两白银就算是打水漂了。”

  “如陛下所言,有些事,非冬天办不可。臣牢记于心。此为第一要务。”

  皇帝知道刘钰很清楚轻重,在这里也就是提醒一句,不要因小失大。

  见刘钰说的通透,皇帝又道:“第二件事嘛,就是昔年太祖皇帝入京时候,改殿之匾额,‘爱民’二字,不可忘却。”

  “虽说治水也是利于百姓,但也是为朝廷做事。如今朝廷尚有些盈余,不可使百姓饿着肚子干活。”

  “每日伙食,必要保证。募役之钱,也要发足。”

  刘钰忙道:“臣记下了。爱民二字,臣不敢忘。”

  “为确保万无一失,臣也准备发动商贾,运送一批玉米、高粱之类的杂面,一旦出了什么意外,大米不能保证,亦可用这些粗粮替代。保证不会让征发的百姓挨饿。”

  “同时也将准备一批低劣棉花,虽价贱,但亦可御寒,以备不时之需。”

  皇帝心领神会地点点头,嗯了一声,以示鼓励。

  心里却想,你这是生怕杀不绝、灭不尽啊。

  士绅承包,本就必然要有贪腐。

  然后你又运来一批便宜的玉米面、高粱米,放在市场等着。朝廷发的粮食,理论上却是南洋米。

  你这不是等于在猫面前摆上咸鱼,然后等着猫吃了鱼,再把猫打一顿吗?

  这倒也好。

  你既准备郑伯克段于鄢,也不得不考虑第一要务是保证河要修好。

  如果只是给大米,贪的多了,修河的百姓吃不饱。

  如

  请收藏:https://m.jtmt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