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六0章 重要的一环_功高权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六0章重要的一环

  俞燕点了点头小脑袋,又随即摇了摇头,小脸通红地说道:“我也在这里书。……,郭老师,你那种书,能懂吗?你一定得懂,对不对?”

  郭拙诚笑道:“装呗,装深沉而已。我只要拿起那种书,有的人就会以为我很有水平。不想喊我郭老师的也只好喊了,呵呵。”

  当然,郭拙诚这是跟这个小女孩开玩笑。

  他在前世的时候就喜欢有关电子方面的书籍,现在这些属于科普形的电子书籍在他眼里几乎没有任何难度,它们连“复习”都算不上。他现在之所以拿着它们,一是为了给其他人一个他爱学习、苦钻研的印象,最重要的是为了掌握现在电子行业的水平,对现在的电子行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进入大学请教老师的时候能循序渐进,不给老师有突兀的感觉。

  他之所以报考滇南大学而不是京城那两所著名的大学,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到滇南大学结识一个人♀个人叫粟广笙,他年青时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习,取得自动控zhì博士学位。归国后一直从事微电子研究,参与过国家757工程项目攻关,在计算机和集成电路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是国内这个领域的顶尖高手。

  只可惜他在97年就因病辞世,在计算机和微电子领域取得的成果因为他的死去而慢慢失去名气,特别是后来外国的计算机全面占领中国市场后,连他的名字都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如果不是后来有英特尔的资深副总裁虞有澄在一次学术会议上提起他的成就而赞叹不已,恐怕国人都忘jì有这么一位牛人存zài。

  听虞有澄的这堂课时,郭拙诚时任机床厂下属的设计所所长。好奇的他开始搜集了粟广笙的有关资料,不但知道了他的生平事迹,更理解了粟广笙孤独而行,不顾身边领导、同事、朋友的规劝而执意开发自己的集成电路,最后牺牲在研究岗位的那种心态。

  前文提到中国在半导体研究方面与日本同时起步,远远早于韩国、台湾地区,但最后被这些后来者甩下,与此相同而同样遗憾的是,中国在集成电路研究方面也起步较早,开始时成绩斐然,有一大批专家分布在相关领域,与世界级专家并驾齐驱。那时候中国自己设计和制造的芯片有部分已经成功地应用在我们的导弹、卫星、雷达、工业控zhì系统等领域上。

  只不过生产的芯片数量很少,更多的芯片还是需要动用大量资金、通guò各种渠道甚至不惜用特工从美国偷偷购买。

  974年4月美国英特尔公司研制出一款可以商用化的00芯片,这是一款很先进的位微处理器。在979年上海元件五厂和上海无线电十四厂就复制成功了该款芯片,而德国在90年0月仿

  请收藏:https://m.jtmt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