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7章_夫郎是个恋爱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帝一边让三司的人审问刘景钊的罪责,一边和诸位大人商议赈灾事宜。

  甘陇县辖四个镇四个乡,六万人口。

  其中县镇人口两万,乡下人口四万。

  此次甘陇县玉米颗粒无收,影响人数高达五万,若不是楚王的军队在一旁威慑,甘陇县此时只会更加混。

  皇帝决定向甘陇县拨十万担粮食和五万两白银赈灾,同时任命户部尚书和礼部尚书作为钦差前往甘陇县主持赈灾事宜,户部尚书为主,礼部尚书为辅。

  甘陇县百姓的神经此时最为敏感,县令人选事关重大。这个时候去甘陇县担任县令稍有差池,就有可能承担百姓的怒火。若是不能将百姓安抚下来引导民众回归土地,再次引发暴动,新县令可能就步刘景钊的后尘,天牢必定有他的一席之地。若是甘陇了,其他的地方也跟着效仿,西北将民不聊生,这样的责任不是一个派系或者家族敢承担的。即使现在去甘陇县担任县令,将得到帝王的青睐,政治上有无尽的好处,也少有人愿意让家中心培养的子弟去冒险。

  在皇帝没有点名的情况下,各位大人明哲保身都推荐了一些无关轻重的小官员或者今年恩科的进士。

  上次请求刘景钊前去西北的祝文乐因为心中愧疚,求皇帝派他前往甘陇弥补甘陇百姓,但因他是皇后娘家清平侯府的人,皇帝被蛇咬了两次,受够了人言的苦,打算派遣与外戚无关的人前往甘陇县,堵上悠悠众口。

  在提出的人选接连被皇帝否认的情况下,吏部尚书王尚书站出来,“臣建议让红薯的发现者赵疏桐和其夫郎红薯娘娘前往甘陇县,赵疏桐夫夫二人为百姓带来了让他们果腹的红薯,红薯娘娘的名声在百姓中传播深远,百姓对他们十分感激,令赵疏桐接任甘陇县令,定可安抚甘陇六万百姓。”

  裴侍郎目光深沉地看了眼头发花白面上一副为君王分忧的王尚书,这个老东西不甘愿致仕,临走前想咬他一口?

  又抬头看向高高坐在殿堂之上的人,皇帝正在思索赵疏桐是否能承担起这个任命。裴侍郎了解皇帝,皇帝开始思考这件事,就说明对让赵疏桐去西北的事情动了心。

  裴桓想出来为赵疏桐说话,裴侍郎用眼神止住了他的动作。这个时候推辞不愿去西北,只会激怒帝王。

  身边大臣纷纷附议王尚书这个提议。

  大家都是死友不死贫,上次刘家人想推赵疏桐代替刘景钊去西北,裴侍郎以赵疏桐没资历没能力还参加恩科为由阻拦了,这次赵疏桐已经在庶常馆历练了半年多,该学的都学了一些,总不会没有能力办差了吧。

  在西北百姓危机的时刻他不出来担当大任,什么时候出来呢。

  “王尚书言之有理,皇上派遣户部礼部两位尚书大人去赈灾,又让赵庶吉士前往甘陇担任县

  请收藏:https://m.jtmt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