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2 年鱼东山再起_贵女她又娇又蛮,震动京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孟老首辅不与他争辩,喊道,“皇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防民之口?”

  年鱼阴恻恻打断他,“哪里来的防民之口?皇上明明是在杜公子退亲之后才下旨迎娶洛姑娘为后。

  杜家的那摊子事,皇上在深宫之内又如何知晓?

  事实如此,真相如此,哪里又需要防民之口?

  还是说首辅大人认定了皇上就是强夺了杜公子的未婚妻,所以才需要防民之口?”

  年鱼这话甚是阴毒,孟老首辅惊得跪伏于地,“皇上恕罪,老臣绝不是那个意思,老臣万万不敢啊!”

  其余几位尚书也都跪了下去,齐声喊道,“皇上息怒”。

  政和帝冷笑一声,也不说自己恕不恕罪,又相不相信孟老首辅的忠心,只道,“年鱼,此事就交给你,务必要查明真相,让朕的阁老们口服心服!”

  这是又要起用年鱼了!

  众阁老又是惊讶又是疑惑,皇上向来疑心重,年鱼就算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与连氏有关,他也绝不会再用。

  这突然又要起用,年鱼是用了什么法子,能彻底洗清自己?

  胡伟毅用眼尾子偷偷瞥了年鱼一眼,又立即收回目光。

  沾染上反贼余孽的罪名都能全身而退,年掌印果然是年掌印!

  幸亏他一直没起倒打一耙的心思,否则这时候第一个死的就是他!

  ……

  ……

  东厂的太监在沉寂几个月后,由年鱼亲自带领,再次出现在京城街头,朝寿阳而去。

  京中有那嗅觉敏锐的皆是叹气,年海胆这是正式东山再起了啊,也不知道这次遭殃的会是谁!

  第二天的早朝,文武百官格外地沉默,只他们的沉默并没有持续太久,杭州府太守史景迁入朝拜见。

  史景迁却是比杜介白成名还早的大儒,是苏羡予的授业恩师,当年就是他亲自带着父母族人零落的苏羡予入京投靠霍家。

  进京后,他怕苏羡予不适应,陪着苏羡予在霍家住了一年有余。

  后来见苏羡予一切都好,便要离京继续云游天下。

  政和帝闻其盛名,以高位挽留,只他性子冲淡,

  不爱虚名,实在不惯京中拘束,坚辞不受。

  不想恰逢南疆动乱,史景迁秉承一颗救民水火之心,这才受了南疆太守一职,前往安抚。

  后来,他因安抚动乱有功,政和帝欲将他调回京城,他坚辞不肯,政和帝不好苛求,只能作罢。

  其后十几年,史景迁虽数次调动,却大多任一方太守之职,守一方安宁,于四年前去了杭州府。

  现在不是地方官员述职之时,史景迁怎么会突然回来?

  只怕不是杭州府出了重大事故,就是史景迁要高升了!

  果然,在一番称赞史景迁劳苦功高、为国为民之后,政和帝亲切开口,“此番若不是刑部程爱卿意外伤了腿,无法理事,朕也不会这般着急调爱卿回京。

  爱卿能者多劳,还请

  请收藏:https://m.jtmt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