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1章 这才叫体验生活_影帝从高考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可能调整。不是蘑菇已经长出来戏还没拍,就是要开拍上一茬蘑菇刚收,下一茬还没长出来。

  而且剧中需要蘑菇产量非常大,村民们都是成箱成箱地收菇卖菇,但剧组人力物力都有限。

  所以只有得宝家菌棚里的和凌教授实验棚的蘑菇是道具组真正自己种出来的,最多也就两箱?

  好在活人不能让尿憋死,经介绍找到一家专门种蘑菇的农业基地,低价提供大量蘑菇,这件事才算解决。

  这半个月苏泽见识各种问题,孔升要求很高,专门请来当地专家做顾问,任何细节必须严丝合缝。

  比如当年每家移民院子里都有储水池,这是在资料里没有看到的,包括池子具体在院子的什么地方,是怎么往里面灌水的。

  其实就是在地上挖个坑,为防止水渗下去,村民们会在坑里铺上塑料布,用砖头压住。

  再比如罐罐茶,当地人会用罐头瓶子烧一罐八宝茶,吃点干粮就是早饭。这些生活细节没法查资料,都是当年移民户亲身经历。

  包括村民家里的炕围子,很多家具、生活用品,都是道具组去周围老村子挨家挨户收集回来的,实在收不到的就自己上手仿制。

  不得不说这种生活质感、细节体现,让苏泽受益匪浅!

  就连久经沙场的道具老师傅都感叹:这部戏不是接手过工作量最大的,但几乎可以说是最细碎繁琐的。

  从一棵树苗到一块砖的做旧,具体细节的处理,那种对时代事无巨细的还原,是入行二十几年来从未有过的体验!

  这段时间苏泽大开眼界,真真正正体会到什么叫做精益求精。

  孔升很忙,一直在调整剧本,根据当地人反馈让故事更加合理。每天晚上收工回来吃饭,会跟大家聊这些事,然后盯服化道,再改剧本,忙到很晚。

  什么时候见他薅头发?

  就是要发飙了!

  最令苏泽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原本一个地窝子建在村子西边,图纸过完施工。后来复景的时候,孔升走着走着忽然站住说不对?

  指着太阳说看现在这个阳光的方向,地窝子应该在村子东边,马上重新挖?

  苏泽后来才知道,按照导演的设计,拍这场戏的时候,侧逆光方向是有村子作为背景的,如果在西边,直接就是贺兰山,镜头感觉很荒凉。

  背面是村子更有人情味,让观众觉得水花作为新移民并不是孤单的。

  不服不行!

  短短二十多天,虽然没拍一场戏,但苏泽已经抓住角色精髓,无论形象还是气质堪称天翻地覆。

  平时跟着老乡干活,竟然没有任何违和感!

  不只是他,祖峰饰演的白校长也一样,满脸风霜,带着黑框眼镜,顶着大油头,坚守在戈壁大漠。

  全体创作人员短短二十天重走一遍当年扶贫路,戈壁滩天气就是小孩的脸,沙尘暴说来就来,卷起石子砸搭建房屋的玻璃。

  最难熬的还是紫外线,就算全副武装只露出眼睛,所有人都晒的黝黑,用孔升的话说:不错,连群演都省了。

  昨天跟孔雪视频,那边差点没认出来,各种后悔接这部戏,好好的帅小伙怎么被折腾成这样?

  请收藏:https://m.jtmt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